卫生级座阀(Sanitary Seat Valve)是一种专为食品、饮料、制药、生物工程等高洁净度行业设计的流体控制设备,其核心功能是实现管道中介质的精确截断、调节或分流,同时满足严格的卫生标准(如3A、EHEDG、FDA认证)。与普通工业阀门相比,在结构设计、材料选择、密封机制及表面处理等方面均遵循“易清洁、耐腐蚀”的原则,以确保介质在输送过程中不被污染,并防止微生物滋生。
卫生级座阀的典型结构包括阀体、阀座、阀瓣(或阀芯)、执行机构(手动、气动或电动)及密封组件,其工作原理可分为截断型和调节型两类,但均以“弹性密封+流线型通道”为核心设计逻辑。
1. 截断型卫生级座阀(On-Off Valve)
密封机制:阀瓣为圆锥形或球形设计,与阀座内锥面形成线接触密封。当阀门关闭时,执行机构(如弹簧、气缸)施加压力使阀瓣紧压阀座,通过弹性密封圈(如PTFE、EPDM)的变形填补微小间隙,实现零泄漏密封。
流道设计:阀体内腔采用全通径或等径设计,流道光滑无台阶,避免介质滞留。例如:
T型或L型流道:通过旋转阀瓣90°实现介质流向切换,适用于分流或合流场景;
直通式流道:介质沿轴向流动,压降小,适用于高粘度流体(如糖浆、果酱)。
2. 调节型卫生级座阀(Control Valve)
流量控制原理:阀瓣为针形或碟形设计,通过执行机构(如电动 actuator)精确调节开度,改变流道截面积以控制流量。
等百分比特性:开度每增加10%,流量变化比例相同,适用于压力波动大的系统;
线性特性:流量与开度成线性关系,适用于需要精确配比的工艺(如饮料混比)。
密封与清洁优化:调节型座阀通常采用双密封结构(如阀瓣与阀座间的主密封+阀杆处的辅助密封),防止介质从阀杆处泄漏。同时,流道设计避免狭窄缝隙,确保CIP(就地清洗)或SIP(就地灭菌)时清洗液能覆盖所有表面。